設為首頁

喜洋洋中文國際演講會
領袖的搖籃

8702-67
 

首頁  榮譽榜  競賽消息  會員天地  關於本會  申請入會  會員承諾  交通路線  服務團隊  檔案下載
| 報到交誼 | 開場主持人 | 總主持人 | 計時員 | 計票員 | 贅語紀錄員 | 開懷時間 | 即席問答 | 指定演講 個別講評員 | 語言講評 | 總講評 |

語言講評主持人   

語言講評準備表
           
影片:
玉梅

安順

章瑞

保羅

安順
           
 
玉華

鈞豪

玉梅

志山

姁姮
           
 
慧玲

瑞源

麗玲

安順 

玉梅
           
 
居渟

鈞豪

美如

玉梅

逸竹
           
 
雅婷

大鶯

鈞豪

鈞豪

芝欣
           
 
基欽

玉華

玉梅

曉嵐

榮盛
           
 
慧芳

滄洲

玉梅

聰明

士勇
           
 
逸竹

鈞豪

定蔚

 伊婷

玉梅
           
 
郁翔

欣怡

祖菁

欐芳
 
伊婷
           
 
錫莒

庭萱

定蔚

淑湄

玉梅
           
 
茗萱

茜文

展逸

榮輝

茗萱
           
 
鈞豪

鈺惠

琇湞

月珍

茗萱
           
 
玉梅

涵鈺

涵鈺

榮輝

祖菁
           
 
定蔚

建民

伊婷

韻齡

伊婷
           
 
李馨

美棻

櫟芳

櫟芳

定蔚
           
 
櫟芳

柏豪

鈞豪

竹君
 
           

主要職務:
擔任語言講評是訓練傾聽技巧的好機會。

你有兩個基本任務;
第一、介紹佳句;
第二、評論會議中的遣詞用句。

會議前
1.如果會裡有“每日一字(句)”的慣例,可由你來負責介紹,藉此可以幫助會友增進字彙運用能力。選擇一個可與會友日常生活輕易結合卻又有別於一般的表達方式。一般經常讀錯、用錯的字詞也可以用來做題材。  

2.請把要介紹的字詞寫得大大的,讓全場的人都看得到。簡短說明定義、發音、典故、用法等。用例句實際說明用法。  

3.為來賓作語言講評人任務的簡要說明。

到達會場時
1.將要介紹的字詞資料放在會場前方,讓大家都看得到。
  
2.準備紙、筆以便記錄。如果貴會備有語言講評表,可向事務長索取。

會議中
1.在即席問答單元之前被邀上台時,介紹“每日一詞”,說明定義、用法等。要求每位發言者在講話中都要用到這個字。  

2.簡單說明語言講評人角色。  

3.全神貫注每位講者的用字遣詞,把不對的、不順的(例如句子不完整、前後不連貫、文法不正確、用詞不妥當等等)都記下來,是誰講的也記下來。

記錄大家使用“每日一詞”用法的對、錯以及誰使用了該詞。在講評時間應總講評人邀請提出報告時,就在原位上站起來報告即可。

試著為每一個錯誤提出正確用法,不要只指出錯處。

提出別出心裁的佳言美句,並公佈正確或錯誤使用“每日一詞”的人。

會議後 
若會裡有獻金制度,請將完整報告交給財務長以便收取獻金。


中文的修辭學分類
1.轉品:在文句中將一個字詞改變其原本詞類的用法。

2.借代:行文中言及某事物,不直稱其本名,而另找與此事物有關的名稱來代替。

3.轉化:描述一件事物時,轉變其原來性質,化成另一截然不同的事物,加以形容描述。  
人性化: 以物擬人  
物性化: 以人擬物  
形象化: 以虛擬實

4.鑲嵌: 在文句中刻意插入數目字、虛字、特定字、同義字或異義字,來拉長文句,舒緩語氣。

5.摹寫:對事物的各種感受(如聽覺、視覺、嗅覺、味覺、觸覺等),加以形容描寫。

6.藏詞:要表達的詞在為人所熟知的成語或俗語中,而特意將本詞隱藏,只露出其中一部份為線索。

7.析字: 行文時故意將文字的形、音、義加以分析。

8.引用:文中延用他人的言語或典故、俗語等  
明引: 明白指出所引的話出自何處。  
暗用: 引用時不曾指明出處。

9.誇飾: 把事物或現象加以誇大、縮小,超越了客觀的事實。

10.映襯:文句中用類似或相反的客體事物來陪襯。

11.雙關:一語同時闢顧著雙重意義,包括字音的諧聲,字義的兼指,語意的暗示。

12.類疊:同一字詞、語句,接二連三地使用。  
疊字: 同一字詞連接地使用。 類字: 同一字詞隔離地使用。  
疊句: 同一語句連接地使用。
類句: 同一語句隔離地使用。

13.婉曲:行文時不直講本意,而用委婉曲折的言語烘托或暗示本意。

14.象徵:對抽象的意念不直接指明,而透過某種形象的媒介,間接加以陳述的表達方式。

15.倒裝:文中特意顛倒語詞順序的句子。

16.惑歎:行文時遇到可喜、可怒、可哀、可樂的事物,以表露感情的呼聲,來強調內心的感受。

17.設問:為引起讀者注意,行文時特意採用詢問的語氣。  
心中確有疑問,稱之為「疑問」,答案不知道。  
心中已有定見,為激發本意而發問,叫做「激問」,答案在問題的反面。  
為提起下文而發問,叫做「提問」,答案在問題的後面。

18.譬喻:利用兩件事物的類似點來做比喻,即以彼物喻此物,以已知喻未知。  
【明喻】: 喻體(事物的主體),喻詞(聯接的語詞,如像、若、如 等)、喻依(比方此 主體)三者具備。  
【隱喻】: 具備喻體、喻詞(如是、為等)、喻依
  
【略喻】: 只有喻體、喻依  
【借喻】: 只剩喻依19.示現:利用想像力,把實際上不聞不見的事物,描寫地如在眼前一般。  
【追述】的示現: 把過去的事跡說的彷彿在眼前一樣。  
【預言】的示現: 把未來的事情說的彷彿在眼前一樣。  
【懸想】的示現: 把過去的事情說的彷彿在眼前一樣。

20.呼告:呼告: 行文時突改平敘的語氣,而用對話的方式來呼喊、告示。

21.對偶:把一對數字相等、詞性相同、句法相稱、平仄相對的文句並列。

22.排比:用結構相似的句法,接二連三地陳述同一意念或事物。

23.層遞: 把二個以上有大小、輕重、深淺等層次關係的語句,依序加以排列。

24.頂針:上句末尾的字詞,與下句開頭的字詞相同。

25.回文:上下兩句,詞彙大多相同,而詞序恰好相反。

26.錯綜:把形式整齊的辭格, 故意抽換詞面、交錯文句、伸縮變化,使其形式參差。

27.跳脫:由於心意的急轉,事況的急迫,使文意中斷或突接他事。

28.倒反:是反諷的一種,即言辭表面的意義和作者的內心